2025年07月01日 21:00:29
文 / 零度
来源 / 节点财经
6月最后一天,泰国知名椰子水品牌IF的母公司IFBH Limited(以下简称“IFBH”)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。发行价为27.8港元/股,首日高开近58%,盘中一度涨超65%,当日总市值超120亿港元。
IFBH的上市,不仅引发了行业对港股消费行业的关注,更掀起一波打新潮。
备受关注的是,此次IPO国际配售名单中一批知名私募现身,其中还有中国首富钟睒睒的身影。钟睒睒持股超30%的私募基金道合承光,获配84.68万股的股份。按当日最高46.5港元的股价计算,该部分股票已赚1583.5万港元,钟睒睒间接获利超过475万港元。
能让首富一天净赚百万港元,IF椰子水有何魅力,让港股如此爱这瓶“椰子水”?
01 泰国“富二代”上台敲锣 中国内地市场贡献超九成收益
值得一提的是,选择在港股上市的IFBH并非中国本土品牌,而是来自泰国。可以说,IFBH是一家由中国消费者助推,走到港交所的泰国椰子水。
截至7月1日午时
IFBH创始人、行政总裁彭萨克(Pongsakorn Pongsak)是一名富二代,他的父亲是泰国纺织巨头苏旺集团(Suwan Spinning and Weaving)的创办人,在泰国商界举足轻重。
彭萨克自小对商业世界规则耳濡目染,但并未将重心放在家族事业。回国后,一心想要开创新事业的彭萨克看到了饮品市场的潜力。2011年,他创立了General Beverage公司,专注于食品和饮料的制造与分销,也就是说,为其他品牌提供饮料代工服务。
代工并不是他的目标,很快,2013年椰子水品牌IF慢慢上线了。为了解决椰子水易氧化的问题,他们投资1.6亿美元采购了西得乐的无菌灌装技术生产线,并在泰国建厂。2015年,彭萨克带领IF椰子水品牌进军中国香港,一年后就成为香港最畅销的椰子风味果汁饮料。
2017年前后,IF椰子水开始进入中国内地,这一时间,正值中国茶饮市场的大爆发,椰子水就这样在内地市场卖爆了。
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,按零售额计算,IFBH于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排名第一,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为34%,是第二大竞争对手的七倍以上。IFBH同时也是2024年全球椰子水饮料市场的第二大公司。
“我们92%的收益来自中国内地客户。”IFBH在招股书中表示,中国市场始终是其重要战略增长市场。也正因此,市场认为这是靠中国消费者撑起的椰子水、被“中国人喝出的”IPO。
02 46名员工,干出一个百亿IPO
有着“明星代言”“泰国品牌”“中国市场椰子水第一股”等标签的IFBH,业绩底色到底如何?
2023年、2024年,IFBH收益分别约为8744万美元、1.58亿美元,净利润分别为1675.4万美元、3331.6万美元。可以说,这瓶椰子水,有点“资本味”。
椰子水虽好,但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IFBH也有一些潜在的挑战,从其主营业务看,产品过于单一,缺乏多元化的产品线,是其目前最大的问题。
具体来看,椰子水饮料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,2024年营收为1.51亿美元,占总收入比例高达95.6%。此外,其他椰子水相关产品、其他饮料以及植物基零食同期收入分别为308.5万美元、352.2万美元和39.9万美元,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.9%、2.2%和0.3%。
在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椰子水品牌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创新较难。IFBH最备受熟知的产品就是当红产品椰子水,品牌发展初期还可以靠新鲜感吸引消费者,但后续创新存在局限性。与新茶饮高频上新不同,椰饮可选原料有限,难以达到新茶饮的上新规模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截至2024年底,IFBH在全球仅有46名全职员工。这46名员工分散在新加坡和泰国。其中,销售和营销人员20名,财务、人力资源和行政合计15人,仓配管理团队6人,产品研发团队仅5人。
这意味着,IFBH人均创收2522万元,人均创利526万元,效率碾压国内的同行。要知道,农夫山泉人均创收214万元、椰树集团人均创收不足百万元,IFBH甚至为茅台人均创收的5倍。
03 “百椰大战”开启,行业进入低价围剿阶段
IF椰子水品牌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在内地椰子水市场较为空白的时候占据了先机。如今随着椰子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IFBH面临的供应链结构风险和行业竞争问题也越发突出。
一位业内的专家告诉《节点财经》,大多数椰子水品牌都采取轻资产模式运营,缺乏对供应链和渠道的掌控力,一旦市场进入价格战阶段,高毛利难以维系。此外,一些品牌尝试拓展新品或进行市场拓展,但面临着口味差异和渠道重建等挑战,新品收入占比低,品牌多元化发展受阻。
IFBH显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。
《节点财经》注意到,IFBH之所以能够轻装上阵,主要得益于它依靠代工厂生产的轻资产模式,但IFBH显然是一个极端。由General Beverage供应所有椰子水原料,意味着IFBH的供应链结构高度集中,原材料供应、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。
2024 年泰国遭遇高温天气,椰子产量锐减 15%,IFBH 因原料单一产地供应,成本暴涨 70%,被迫对部分产品提价 20%,导致终端销量下滑,市场份额下降,凸显了供应链的脆弱性。
因此可以预见,任何影响泰国农业或进出口政策的因素,都可能直接影响IFBH的价格与销量。
除了供应链的管控问题,伴随椰子水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,一场“百椰大战”开启,行业中出现了不少椰子水品牌,如佳果源、欢乐家、佳乐等。此外,盒马、永辉、沃尔玛等也推出低价自有品牌椰子水,IFBH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。
而参与者变得更多之后,随之而来的就是低价内卷。以新鲜椰青为原料,每升椰子水的成本一般在20元左右。但盒马1L“100%椰子水”标价9.9元,遇到活动打折下来甚至只需7.9元。
《节点财经》分析,一方面,现制饮品行业巨头通过规模化采购、强大品牌宣传等构建了强大市场地位,给椰子水这类小型连锁或区域连锁品牌带来巨大竞争压力。另一方面,椰子水赛道不仅要面对咖啡店和茶饮店推出的椰子味饮品竞争,还要应对包装椰子水产品的冲击。
对于IFBH而言,虽然这杯椰子水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,但是椰子水赛道当前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、产品创新难、成本较高、行业标准缺失等诸多挑战和问题。IFBH能否持续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,好喝还仅仅是第一块敲门砖。
*题图由AI生成
0 条